正在阅读: 多宝鱼有了身份证!永辉以区块链溯源赋能食品安全

多宝鱼有了身份证!永辉以区块链溯源赋能食品安全

2018-11-02 21:31来源:北国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个多宝鱼还有身份证!”市民赵阿姨在家附近的永辉超市购买了一条多宝鱼,和往常不同,这条多宝鱼还随身带着一块二维码“身份牌”,“扫一扫,就能查到这条多宝鱼的成长信息。”这是永辉近期上线的区块链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为生鲜食品流转的各环节进行存证,多方面促进食品安全。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探索和实现智慧零售,永辉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开拓永辉云计算,实现以科技驱动零售。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区块链溯源系统正是永辉云计算最近孵化的新成果,也是永辉对智慧零售的一次重要探索。

  “身份证“溯源码打造可信度标签

  多宝鱼的身份证“长”在了鱼鳃上,消费者通过扫描身份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即时查到多宝鱼的从哪来、到哪去、经历了什么…… “那这个牌子钉在鱼鳃身上,会不会对人体有害呢?”带着赵阿姨的疑惑,我们采访到了永辉云计算的相关负责人。

多宝鱼有了身份证!永辉以区块链溯源赋能食品安全

  “这个二维码标签是通过国家专利局、国家检验检测中心认证的,可蒸煮、可煎炸,但不可食用。消费者只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立即获取产品生产信息、运输过程、检疫结果、销售信息等。”据该负责人介绍,这是永辉首次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食品溯源上。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不断冲击整个食品行业,而食物供应链因为涉及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领域,在把控上有着极其复杂的流程。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在食品行业的上,不仅能够即时分享产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更能够将生产环境、是否有食品安全认证、是否是有机产品等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这将有效地促进食品安全。

  查阅资料可知,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公共的、分布式的账本,与中心化记录方式不同的是,其数据来源单一,具备公开透明、不受任何人控制、记录无法篡改的核心价值,从而可以在各个环节创建清晰、可信任的追踪渠道。“正因为这种特质,区块链非常适合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永辉方面负责人介绍道。

  以永辉售卖的多宝鱼为例,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清晰地将多宝鱼从鱼苗培育、养殖到门店销售的全过程存证,保证每一条多宝鱼都有一个专属“溯源码”,即使在餐桌上,也可获取生产、检疫、流转等信息。

多宝鱼有了身份证!永辉以区块链溯源赋能食品安全

  (扫描溯源码跳转至物种起源U小程序,查看商品溯源消息。)

  区块链溯源全方位促进生鲜食品安全

  而多宝鱼只是永辉区块链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永辉积极布局区块链、物联网、AI、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运用前沿技术打造高品生鲜智慧溯源系统,从源头开始,实时跟踪、全程追溯生鲜食品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警及问题追踪,全方位保证生鲜食品的安全。

  其中,区块链溯源技术,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实时跟踪、全程追溯生鲜食品从生产、检疫、加工运输到门店销售等全链条环节,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从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平台的“信任”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可清晰查看生鲜产品的所有信息,得到了更新鲜食品的同时,其质量也更值得信赖;而对永辉自身而言,则是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生鲜食品溯源信息,实现风险预警及问题追踪,全方位保障了生鲜食品的安全。

  目前,永辉区块链溯源系统除了多宝鱼外,已在肉制品、果蔬等其他生鲜大品类试点推广。“想要依靠单一技术改变食品安全现状仍然过于乐观。但是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传统溯源分散、可更改的缺点,可以对产品信息进行即时分享,实现信息公开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将促使每个环节上的从业者自律,这对食品安全控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未来永辉将继续加码保障食品安全,多方把控,持续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高性价比的食品。”永辉云计算负责人说道。(一鸣)

[责编:战钊]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五指山:民族风“村秀”秀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