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引领国产奶业走上优质乳之路
首页> 食品频道> 权威发声 > 正文

科技引领国产奶业走上优质乳之路

来源:中国农网2021-04-26 17: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4月18日, 2021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以下简称奶业联盟)暨中国飞鹤优质乳全产业链新鲜成果发布会上,又一项对中国乳制品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评价方法发布了。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布了《2020年度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评价报告》,至此,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品质有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

  默默耕耘6年的奶业联盟,已经制定了26项全产业链标准,优质乳制品品类也从液态奶扩展到奶粉领域,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优”,从“安全奶”到“优质奶”,引领民族奶业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

  吹响新时代奶业优质发展的号角

  2007年我国进口液态奶仅0.5万吨,2016年猛增到65.5万吨,10年间年均进口增速高达72.0%,是造成国内生鲜乳收购出现压价、限收,甚至倒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养殖业承受了巨大冲击。进口液态奶直接抢占国内消费市场,国产奶企业面对进口冲击被动挨打,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扭转困局。

  面对内忧外患, 2016年奶业联盟成立,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主要任务是,实施优质乳工程,显著提高民族奶业科技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健康安全、低碳绿色、营养鲜活的奶产品。

  新时代奶业优质发展的号角吹响! 联盟首次明确提出“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科学理念,既科学回答了消费关切,也已经成为国产奶应对进口冲击、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优质乳工程,不是一个项目或运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联盟理事长王加启指出,实施优质乳工程,就是要扛起振兴民族奶业的大旗,大力发展本土优质奶,提振消费信心,推动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奶业的战略路径。

  具体表现在,奶业联盟通过科技,在奶源上实现生乳鲜活本土化,在工艺上实现加工工艺低碳化,在产品上实现奶类产品优质化,在消费上实现国民消费理性化,达到标准引领—品质引领—品牌引领的示范作用。

  越来越多企业加入优质乳工程,按照优质乳工程的标准来生产,把本土奶打造成优质奶,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到2018年,进口液态奶增加率首次下降,国内奶产量稳步增加

  6家时间,从2016年的3家企业,发展为25个省60家乳制品企业示范,优质乳工程企业生产的国产优质巴氏杀菌乳产品产量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0%以上。

  “中国人的奶瓶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优质乳工程功不可没。” 王加启强调,“它惠及每个家庭、造福子孙后代,是利国、利民、利企的伟大事业。”

  科技赋能提升乳企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时代,一支产品、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要做强作优,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联盟在奶业创新团队数十年科研积累上,把科技创新注入到企业发展基因中,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市场从安全进化到优质,推动产业升级。

  奶业联盟创新了生鲜乳用途分级技术、绿色低碳加工工艺、奶类品质评价技术和优质乳标识技术4项核心技术,初步构建了优质乳工程的科学理念和技术体系,把养殖和加工企业牢牢联结在一起,始终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生鲜乳用途分级技术在光明乳业应用后,加工企业主动寻找优质奶源,在全国奶价普遍偏低的情况下,每千克优质生鲜乳收购价上涨0.15元,每头成母牛每年增收686元,正向引导奶业利益分配,破解了长期以来奶农与乳品企业之间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难题,切实保护了奶农利益。

  绿色低碳加工工艺引领加工企业去掉传统加工工艺中的预巴杀和闪蒸工序,加工温度由原来的105℃下降到75℃,示范企业每加工1吨巴氏杀菌奶节约48.55元,加工成本降低15%以上。

  奶类品质评价技术指导示范企业充分挖掘本土奶源的鲜活优势,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奶中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分别是进口巴氏杀菌奶的8倍和10倍。示范企业开发出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的优质奶产品,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面对进口冲击时充满信心,从容应对。

  2020年30家企业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生产的乳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优质乳技术已经助力企业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较大市场影响力。

  全产业链打造中国优质奶

  消费者最关切的问题是:国产奶与进口奶,到底哪种牛奶好?奶业联盟对进口液态奶与国产液态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国产奶与进口奶安全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在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重要活性营养因子方面,国产优质液态奶的品质全面优于进口液态奶。

  奶业联盟制定了《生乳用途分级技术规范》《优质巴氏杀菌乳》等产品标准,从奶制品致病菌灭活安全指标、营养品质指标、热伤害指标构建了标准化技术体系。其中营养品质指标最重要是乳铁蛋白。国产优质巴氏杀菌乳的乳铁蛋白含量从2017年的10.4mg/L,提高到2019年到2019年的39.1mg/L,是进口产品的8倍。

  奶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执行首席郑楠表示,从温饱营养向鲜活健康转变,建立了品质评价方法。鲜奶中衡量新鲜的指标之一是糠氨酸,糠氨酸低,奶更新鲜。因此,优质乳工程通过同时检测牛奶热处理衍生物糠氨酸的含量和牛奶本身的天然活性因子的含量,从正反两个方面建立了优质乳的核心标准。

  奶业联盟制定了26项标准,覆盖奶业全产业链,其中11项安全控制生产规范和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规范,规范了饲料、水源、健康、环境、清洗消毒和储运等环节318个关键控制点,实现了优质牧场——优质原料奶——优质奶产品的无缝连接。

  在飞鹤乳业董事长要冷友斌看来,要做到高品质,源头把关、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必不可少。中国飞鹤在北纬47°黄金奶源带与上下游伙伴一起打造了全产业链新鲜乳粉标准体系,其中包括新鲜奶源标准、新鲜饲料标准、新鲜加工标准,新鲜配方标准、新鲜储运标准,新鲜智造标准等,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程可控可追溯。

  王加启指出,国产奶业正在从传统的依靠变换花色品种和过度广告包装的同质化竞争,向提升内在品质转变,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奶业对进口奶的核心竞争力。“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理念已成为奶业振兴的共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