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孙宝国: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
首页> 食品频道> 人物 > 正文

孙宝国: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

来源:中国食品报2022-01-05 15: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力奋进起步之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增幅达16%,食品工业对国内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科技在其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各项既定战略目标,我国食品科技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深入推动食品工业向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国食品科技界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相关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孙宝国: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

孙宝国

  孙宝国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将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贯通起来,认真落实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交办的重大科技任务。”

  “要提倡‘从0到1’的原始创新,激励‘从1到N’的产业化创新”

  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孙宝国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下4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双轮驱动,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做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科学研究生力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案。

  二是要坚持“四个面向”,以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卡脖子”技术问题、“卡脖子”产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高精尖科学研究,形成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成果。而不是论文导向,以发几分的论文为目标,发小论文,拿小奖励,过小日子。

  三是科研评价要坚持“破五唯”,合理评价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实行科研分类、分层评价,立足中国大地,提倡“从0到1”的原始创新,激励“从1到N”的产业化创新,鼓励学科交叉,强化团队建设。

  四是科研管理要坚持目标管理,弱化过程管理,去除烦苛、松绑放权,尊重科学规律,不干预科研活动,建立容错机制,宽容科研失败,不要动辄追责。

  孙宝国表示,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上,食品高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更多任务、彰显更大作为、不负伟大梦想。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核心技术买不来,也换不来,必须靠自己攻克出来”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如何夯实基础研究这一基石,成为我国食品科技界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带来关键技术的创新;只有关键技术的创新,才能带来工艺、装备、产品的创新。”孙宝国认为,做基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科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基础的科学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很大,且研发周期长,这需要相关科研人员能够耐得住寂寞。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孙宝国强调,人才培养是一个关键问题。若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一流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人才是不成的。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要形成一个体系。“我们过去常说‘十年寒窗’,但培养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仅有‘十年寒窗’的时间还不够,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宽广、坚实的基础面,更要有科学精神,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这也是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孙宝国谈到,相对来讲,基础研究见效慢,许多基础研究的成果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希望国家从长远战略层面出发,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卡脖子’问题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一直就有。”孙宝国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面临各种“卡脖子”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食品供应链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作为动物源食品和豆类食品进口大国,在国际贸易战中食物可持续供给面临重大挑战,暴露出我国食品科技的重大短板。迫切需要依靠食品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

  孙宝国强调,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理念: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拿市场换不来的,必须依靠自己研发出来、攻克出来。孙宝国以自己的专业研究举例说明,“30年以前,含硫香料一公斤的售价是16万元,即每克产品160元。而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卡脖子’问题后,每公斤含硫香料产品的成本降至不足800元。也就是说,国外企业用超过200倍的价格将产品卖给我们,从而获得了高额垄断的利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要在加工制造等5个领域精准发力”

  谈及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孙宝国认为要从以下5个领域精准布局:

  一是在食品加工制造领域,实施优质化、营养化、健康化、绿色化食品加工制造升级工程;重点开展食品加工制造的基础研究,解析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生物学基础、物性学基础、数字化基础以及组分相互作用与品质调控机制;加强新材料、大数据等技术与食品加工制造的融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

  二是在食品营养健康领域,聚焦食品营养健康基础研究、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和产业链集成创新,系统研究食物营养成分、功能因子的协同作用和健康效应及其与人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是在食品生物工程领域,重点开展合成细胞工厂全局优化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全新营养化学品、功能食品及配料,构建以资源充分综合利用为特色的食品生物工程关键技术体系。

  四是在食品加工智能装备领域,重点突破食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多维原位感知等装备关键技术,突破杀菌、提取分离等关键装备智能化,重点研究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示范,构建食品装备新型制造体系。

  五是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聚焦食品安全全链条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重点解析个性化食品加工中特征组分效应变化机制与质量品质调控机理,揭示新资源中不良因子及食品加工中危害物形成与调控机制;突破高、精、廉,自主可控的食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危害物非靶向智能识别技术;研发融合大数据、组学和无损检测等新技术的新资源及食品真实性鉴别与溯源技术体系;构建“新兴”组分和食品新业态全程质量安全智慧监控技术及AI智能控制平台并进行集成示范。

  “新时代,既要在食品学科纵向深耕,又要同时在多个学科间横向迁移”

  食品科技工作者未来将向哪些方向发力?“新时代,我们既要在食品这一学科纵向深耕,又要同时在多个学科间横向迁移。”孙宝国指出,食品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需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有效对接,更需要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基因工程、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在孙宝国看来,学科交叉创新成为核心推动力,也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食品科技高地、争夺未来食品工业发展话语权的发展重点。要以学科交叉打破壁垒,用跨界思维实现创新发展。

  “新时代,还要继续关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中的顶层设计。”孙宝国指出,我国食品工业在经历了食物安全、食品安全阶段后,正步入以食品营养健康为主要需求的新阶段,目前处于健康转型的渐进过程中。但其涵义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减油、减盐、减糖,而是迫切需要提升现有食品的健康内涵,生产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根基,以科学为基础,采用具备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质和原料,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需求的食品。(王薇)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