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白酒科技投入哪家强?贵州茅台研发费用占比偏低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白酒科技投入哪家强?贵州茅台研发费用占比偏低

来源:中国商报2022-03-24 13:46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继不久前陷入“院士风波”后,近来茅台集团又被取消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有关白酒科技、茅台科技的话题引来外界关注。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贵州茅台的研发费用占比和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在白酒行业五大龙头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科技对白酒行业究竟有多重要?

  茅台等被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除名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茅台集团等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得分低于60分,被评定为不合格,被取消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原因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低于15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低于2000万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500万元等。

  据了解,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负责,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基于50项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系统。

  此次参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企业共有1744家,其中包括茅台集团、五粮液、汾酒、剑南春、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等11家酒类相关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六家白酒企业中,五粮液得分82.3分,排名385位;汾酒得分79.6分,排名557位;剑南春得分55.9分,排名1649位;茅台集团得分50.7分,排名1672名,在参评企业中垫底。因评分不合格,茅台集团和剑南春被取消“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实际上,早在2021年2月,茅台集团就陷入“院士风波”。彼时,贵州茅台官微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这瞬间引发舆论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榜,关于“茅台科技”的一片质疑声纷至沓来。

  最终,同年4月23日,中国工程院网站发布消息,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确定了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并未在列。

  茅台研发费用占比相对偏低

  白酒行业科技投入哪家强?中国商报记者对比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大龙头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和科技人员数量。

  对于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贵州茅台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0.03%、0.05%、0.05%;同期五粮液这一比例分别为0.21%、0.25%、0.23%;洋河这一比例为0.11%、0.69%、1.23%;泸州老窖这一比例为0.48%、0.45%、0.52%;山西汾酒这一比例为0.13%、0.19%、0.12%。可见,泸州老窖和洋河的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占比较高,贵州茅台占比较低。

  而在研发人员数量方面。根据万得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贵州茅台研发人员数量在员工总人数中的占比分别为2.07%、1.83%、1.77%; 同期五粮液这一比例为10.19%、10.32%、10.51%;洋河占比为2.57%、2.51%、3.47%;泸州老窖这一比例为15.69%、14.06%、14.23%;山西汾酒这一比例为3.59%、3.68%、3.5%。可见,研发人员数量在总员工中占比最高的为泸州老窖,占比最低的是贵州茅台。

  对此,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高剑锋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贵州茅台的研发投入较低或因为贵州茅台的护城河是其品牌力和渠道力,也即其不需要依赖滚动的研发投入就可以实现很好的销售增长。而泸州老窖这几年更重视科技投入或是因为其高端产能相对紧张,近几年泸州老窖在不断新建窖池并进行老窖池的转化,这需要不断的科技投入加速窖泥的陈化。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张五九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白酒的酿造工艺要求或是现代科技不能完全满足的。实际上,白酒行业更像是一门经验总结出来的科学,其中很多东西是没办法用现代科技完全解释的。

  行业企业科技含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技水平高低对白酒行业而言重要吗,又能具体发挥哪些作用?

  对此,一位白酒上市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白酒虽是传统工艺,但科技进步确实推动了产业发展,包括理论指导生产、经验上升为标准、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的采用、质量的控制等。

  一位从事白酒行业技术研究多年的白酒行业评委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对白酒行业未来发展很重要,如利用智能化可以对白酒发酵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在线监测。同时白酒的众多成分相互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也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研究等。

  中原基金执行合伙人、白酒行业分析师晋育锋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科技研发在白酒生产工艺以及运营管理中无处不在。其科技运用包括制曲、发酵、酿造、储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勾调工艺的标准化与智能化等。此外,白酒柔性生产、人员管理、销售管理、商品流转、库存管理等环节也都需要数字化转型。可以说白酒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白酒行业未来提高科技水平有哪些难点?高剑锋认为,目前白酒企业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扩大产能等方面,实际上,这几年随着白酒产能的快速扩充,白酒产品质量或有下滑的迹象,这才是未来白酒科技投入的重点。

  上述白酒行业评委也透露,白酒科技的奥秘在于如何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对白酒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白酒企业要探索如何将白酒传统工艺和现代大工业进行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目前来看,白酒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缺少的不是资金和设备,而是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专业人才。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