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菜篮子”到“菜盘子” 预制菜如何越来越“香”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从“菜篮子”到“菜盘子” 预制菜如何越来越“香”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6-21 12:02

  将食材包解冻后拆袋倒入锅内,加热10多分钟,一份味道鲜美的“佛跳墙”立刻就能食用。“有了这道硬菜,一顿大餐就成了。”日前,在北京一家商超里,一名正在挑选预制菜的85后白领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传统做菜模式下,制作“佛跳墙”要备齐18种主料、12种辅料,再经过烹炒等40多道工序,整个流程下来,新手厨师得花10天时间,而现在10分钟就可以吃上大菜。

  “省时省力”“厨艺小白也能做大餐”……预制菜在线上平台也受到消费者青睐,其中不乏月销10万份以上的菜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是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而在预制菜市场火热的背后,中国烹饪协会6月2日在北京发布了预制菜团体标准,抓紧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作出明确规定。从“菜篮子”到“菜盘子”,预制菜受到关注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根治痛点,预制菜才能越来越香。

  多方“抢滩”预制菜“新赛道”

  近年来,国人餐饮消费形式与观念逐渐多元化,“宅经济”“懒人经济”渐兴,加上冷链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预制食品成为更多人的饮食新选择。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调研用户中超八成人每周都消费预制菜产品,主要原因是节省时间。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迫使传统餐饮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点,预制菜逐渐成为堂食、外卖之外的另一就餐选择。以传统餐饮企业西贝为例,截至2022年春节,其旗下聚焦预制菜的贾国龙功夫菜,不包含堂食和外卖,3年时间零售业务销售达3亿元。

  除传统餐饮企业外,外卖平台、商超、生鲜电商等也纷纷入局。据饿了么预制菜业务负责人黄震介绍,饿了么已成立专门团队优化细分行业运营,联合商家新增预制菜、半成品菜等选项,并利用AI菜品分析系统,挖掘开发新品、新口味,截至今年5月,平台累计上线超过100个半成品菜和预制菜。

  “目前盒马冷冻预制菜SKU(库存量单位)有200个左右。”据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张千透露,盒马正在研制适合各类小家电烹饪的预制菜商品,同时在建中央厨房。据统计,2021年盒马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70%。

  预制菜影响田间地头

  不少地区也在积极布局预制菜产业。今年3月,广东省出台了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河南省由农业农村厅牵头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成立预制菜委员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自2017年以来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河南、江苏分别以0.82、0.63、0.56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包揽前3名。

  “生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一头连接产地,另一头连接市场餐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瑞爱看来,预制菜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有效手段。而在山东省诸城市,预制菜产业已经成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加速器。

  “从上游原料和研发、中游加工和流通,到下游营销和市场,诸城已构建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兰芳表示,预制菜的生产加工,成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附加值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将以预制菜产业为抓手,用三产来倒推一产,依托‘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生产园区+种养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增值收益不断攀升。”

  在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发”)的供应链数据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餐饮端的消费大数据被精准分析,消费者吃什么公司生产什么。“用消费大数据倒推农业端的种植养殖,就可以实现对上游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定制化种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惠发副总经理解培金表示,惠发的预制菜食材80%来自诸城本地,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农业产能。

  目前,诸城已建成涵盖全国八大菜系400余个种类、1200余个品种的预制菜产业体系,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90亿元,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20余个城市。

  消费者对预制菜顾虑较多

  徐兰芳表示,业界传统是按照加工的深浅程度,将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按照该定义,早在1987年,诸城外贸食品销售公司就以鸡脯丸子(即热食品)涉足预制菜领域了。不过,“馒头、咸菜算不算预制菜?”徐兰芳认为,传统分法过于宽泛,不利于规划和指导产业的发展,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定义同样模糊。多位受访者认为,只有熟食调理品才是预制菜。

  消费者对预制菜一知半解,自然难以建立品牌认知。“我们此前主要是对接B端餐饮企业走量,但是品牌能见度和毛利都很低。”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宋景峰说,“不直接面对C端,也很难了解消费者真正的意见和产品需求。”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测算,使用预制菜的样本餐饮企业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速度,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但是与饭店堂食相比,预制菜在味道、卫生等方面是否会略逊一筹?不少消费者心存疑虑。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主要需求为省时、健康、性价比高,而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则是消费者认为行业需改进的最大问题。解培金说,中餐口味丰富、做法讲究,加上受运输时间和储存温度影响,预制菜工厂化、标准化的口味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确不易。

  “渗透率不足是制约预制菜发展的一大要因。”盒马商品品牌采销中心总经理肖路认为,消费者需要逐渐改变和适应消费场景、消费习惯,“要先让消费者去尝试。”但是有业内人士担心,长久缺乏统一规范致使现在预制菜市场鱼龙混杂,如果消费者尝试了品质不佳的预制菜,容易对这一品类形成较差的初始印象,从而影响到身边人对预制菜甚至是行业的看法。

  根除“痛点”才能让预制菜更“香”

  “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对于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宋景峰说。江苏省消保委前段时间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消费者在提货过程中遇到了食材不新鲜、菜内含异物、包装破损、食品未冷藏导致变质等问题。

  某预制菜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预制菜需要冷链运输,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而有些商家为节约成本,或在食品中添加过量防腐剂,或在常温下运送预制菜,造成菜品质量难保证。“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国标出现。”徐兰芳说。

  预制菜产品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行业无序竞争、价格差异大、图文不符等问题频发,同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甚至存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的价格差异。对于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该标准没有唯一性、强制性,“并非国标”“只是行业标准”,只能对行业起一个指导作用。

  “各类企业一哄而上,导致同质化问题严重,预制菜品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宋景峰表示,预制菜市场逐步趋于规范,但不可否认的是,该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人才缺口较大和冷链成本较高等痛点。在张千看来,要想在这个赛道跑出来,品质、口味和供应链是核心壁垒,“大家会用味蕾给品牌投票,其次在产品研发、用料健康安全以及速冻技术、冷链运输的管理缺一不可。”

  此外,“预制菜企业需要兼具食品检测、烹饪、营养、供应链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作为新兴产业,目前企业基本上只能依靠自行培养,人力资源成本较高。”解培金说。据了解,不少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人才政策,同时还有不少职业院校正在统筹规划预制菜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等,为进一步加强校企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