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推进“圳品”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标准城市品牌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深圳推进“圳品”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标准城市品牌

来源:经济参考网2022-11-17 17:39

  数据显示,作为超大型城市,深圳日消耗食品达2.2万吨,全市95%的食用农产品、85%的食品和100%的粮食产品源自外地输入。基于市民对食品安全保障和更高质量的食品和食材的旺盛需求,深圳正在加快构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高标准城市品牌——圳品。

  高品质引领产业发展

  据了解,“圳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形成国内领先体系,体现“高于国标对标一流”的要求,从产品质量检测、环境检测、企业体系管理、产品溯源、基地规模五个方面,从基地到餐桌全链条进行安全和质量把控。从审核、评价到推出,从农田、商超到餐桌,“圳品”都有对应的高标准作为依据,通过对食品“全链式”标准化管理,深化从产地源头到市场终端的标准衔接。此外,“圳品”评价还需有HACCP、FSMS等第三方认证证书等。

  截至2022年11月,累计搭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500个,发布供深食品标准442项,审核通过286家企业的922个产品成为“圳品”,辐射全国25省117市249县的417个基地,有效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壶子”。

  目前,“圳品”已入驻盒马、天虹、华润、沃尔玛等多家连锁商超、门店以及“圳帮扶”、广视优品等电商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圳品”入驻门店超过1000家、党群服务中心100家,“圳品”上市3年来,部分商超累计销售额已超过34亿元。

  2021年7月,“‘圳品’全链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圳品”在大湾区建设上作为先行先试典型案例,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参照供深食品标准模式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食品标准体系,并打造大湾区“圳品”。

  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圳品”工作的特点使其在对口帮扶、东西协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东西协作地区以“圳品”为纽带,推进深圳大型企业、科研机构与当地政府、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打通了东西部供应链资源和产业帮扶渠道,促进了多方建立紧密产业联系。在获得“圳品”认定的产品中,既有全国出名的地方特产,也有食品领域的优质品牌。

  以广西为例,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鸡是广西第一个入选“圳品”的农产品。为建设七百弄鸡源种场和养殖场,深圳财政帮扶资金累计投入11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投入350万元。此外,广西百色田阳县地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是国家第一个“芒果之乡”。深圳市源兴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在田阳县玉凤镇青创农业芒果基地产出的芒果,具有核小肉厚、香气浓郁、纤维少、口感清甜爽口等特点,也已获得“圳品”认证。

  在企业合作方面,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开展洽谈会、交流会等活动,一批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选择在广西投资扎根。其中,金晋集团在百色建设3000亩“圳品”芒果基地,年供应深圳超过2000吨;茂雄集团在河池打造1300亩生态农业产业园;京基智农在贺州投入171亿元建设年出栏量500万头的生猪基地;华润集团在百色建设万亩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带动农户就业超2.3万人。广东采购和销售广西“圳品”超过10亿元。

  深圳坚持以“圳品”建设为抓手,探索形成“圳品帮扶模式”,打造消费协作“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12月,深圳市《打造“圳品”帮扶新模式,探索消费帮扶新机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2021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2022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打造圳品品牌,助力消费协作提档升级”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列入社会帮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案例。

  高效率深化市场运营

  当前深圳正大力推进“圳品”工程,推动“圳品”从满足安全保障向品质提升发展,从打造产品向打造品牌发展,从助力脱贫攻坚向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圳品”工程在打造产品与品牌方面,包括加强“圳品”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圳品”溯源链条、提升“圳品”品质等;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支持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助力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优质农产品与深圳消费市场有效互补。

  为以市场化方式进一步推进“圳品”高质量发展,圳品市场运营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该公司由国有上市企业深粮控股牵头联合各方资源渠道共同组建。圳品公司立足高标准的认证体系,以市场化运营思维和专业化运营能力为“圳品”供应商赋能,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运营模式,推动百姓“菜篮子”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社会力量也为推动“圳品”市场发展提供助力。如“圳品真好”作为“圳品”线上交易平台,为餐饮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圳品”优质食材以及高品质生活商品的综合交易服务,一方面链接服务“圳品”供应端与消费端,实现对“圳品”的全链条全流程管控,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圳品”流通和销售赋能;一方面构建“圳品”与餐饮行业无缝连接的桥梁,打通餐饮业圳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整合产业渠道,助力“圳品”高质量发展。班娟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