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1-2022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七大创新趋势”发布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2021-2022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七大创新趋势”发布

来源:光明网2022-12-02 18:16

  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健康和营养上发力,致力于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全行业创新迭代加速。在2022年11月30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代表学会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七大创新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多年组织行业专家对方便食品行业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并以专家共识的方式形成年度创新趋势,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专家一致认为,本年度方便食品行业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围绕方便食品“健康、美味、便捷、环保”的基本属性,积极践行行业创新,全行业呈现出“技术升级系列化、原料开发多元化、特色风味民族化”的整体特征,在持续破解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上获重要进展。

  2021-2022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七大创新趋势

  趋势一:向内发力,依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依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2021-2022年行业发展的总趋势。方便食品行业通过持续的原创性研发,以科技实力的积蓄和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破解,提升行业的发展质量,在逆境中显示力量。

  趋势二:大食物观,引领行业对天然食材的深度挖掘

  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方便食品行业积极拓展食材领域,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寻找食物新资源。在立足地方特色食品资源,深度挖掘各类食材并创新应用于产品研发中,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趋势三:双轮驱动,开启方便食品“减”与“加”结合的健康之路

  以国民健康为目标,加大对健康食材的高值化应用,行业已构成全谷物食品的主体方阵,用科技实现了食品营养健康价值的“加”,以结构优化的非油炸及低盐调料包的产品创新,启动“减”的步伐。形成全行业“减”与“加”相结合的双轮驱动。

  趋势四:跨界融合,实现餐饮风味的工业化复刻

  以预制菜肴赋能方便面、挂面,将单品主食升级为全餐食;通过跨界联合,将休闲和时尚元素融入冷冻冷藏传统制品中,助力餐饮烹饪标准化。拓展产品的应用场景与餐饮业家庭厨房的需求密切结合。

  趋势五:地域特色,展示中国饮食的文化自信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地方美食,构成了滋养中国人千年不变的饮食习俗。真实地还原和再现地方美食和风味小吃,在足不出户中寻找到家乡的美味。方便食品以丰富、多样、精致的食品形式,展示了文化自信。

  趋势六:颜值提升,方便食品“内外兼修”

  方便食品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同时外观设计也更加靓丽、环保。通过改变杯盖的层次,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传统食品与当下潮流有机结合,使方便食品的包装时尚而靓丽,以释放青春活力。方便食品实现了“内外兼修”的品质提升。

  趋势七:装备创新,支撑方便食品高效、节能

  高速、高效、节能、稳定成为机械装备创新的新锚点。全自动非油炸蒸煮面生产线、新型冻干面设备、球式连续真空和面机及子母辊切投包机,使方便食品诸多卡脖子的问题在2021-2022年通过装备创新实现了局部突破。而熟鲜面、手延面等具有餐饮优势产品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装备,运用模块化设计与仿照手工生产的柔性工艺,前瞻性地对接了餐厨化需求,并成为食品工业面向餐饮行业跨界融合的支撑点。(刘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