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昆仑山珍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十年环保助力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昆仑山珍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十年环保助力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光明网2023-01-11 15:18

  近日,加多宝集团昆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昆仑山珍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思源”“善取”“守护”“展望”四个板块全景呈现了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水源地的卓越之处,企业多年来践行绿色发展、守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切实行动,以期进一步激发各界对保护水源地、珍惜水资源的关注和行动。

  守护“亚洲水塔” 助力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

  在本次《报告》中,昆仑山矿泉水首度集中对外披露了企业所在地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创新的先进举措,为我国冰川雪山等珍稀水资源开发、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案例范本。

  昆仑山矿泉水水源地位于海拔6178米的昆仑山玉珠峰,北纬36°~46°世界“黄金水源带”。依托唯一黄金水源地,昆仑山矿泉水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矿泉水工厂,采取水源地直接灌装方式生产,以苛求到极致的态度保障每一瓶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珍贵品质,十年间助力中国亿万家庭实现饮用水升级。

  多年来,昆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从提升内部标准、节能减排、倡导公益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为昆仑山玉珠峰水源的保护及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

  秉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理念,昆仑山矿泉水设立了远远严于国家防护标准要求的四级水源地防护体系,制定了完善的水源地管理制度,避免了人和动物活动对水源地环境的破坏;同时致力于绿色工厂的建设,不仅优化供应链管理,推进工艺创新,降低资源消耗,还通过智能升级,清洁能源替代,减少排放消耗,推动企业走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此外,昆仑山矿泉水还持续开展三江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环保公益活动,推动三江源生态环保全民化进程。昆仑山矿泉水于2012年发起“雪山寻源之旅”,十年间吸引行业专家、公益人士、明星、媒体及消费者代表1500余人次参与其中,近距离了解昆仑山矿泉水的健康价值,感受昆仑雪山的纯净美好,共同倡导三江源生态保护;同时,活动还聚焦于三江源当地的17000名生态管护员群体,对他们科学、专业的水源地防护行动进行影像素材传播,让更多的社会力量了解并投入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将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专家大咖关注点评昆仑山环保未来展望

  作为近年来行业内首次针对水源地保护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祁士华院长表示:“‘黄金水源带’极为稀缺且不可复制,昆仑山矿泉水公司建立的水源地四级生态防护体系,体现了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于昆仑山珍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副主任马锦亚也发表观点称:“昆仑山拥有独一无二的世界级珍稀水源,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资源和财富,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守护。”

  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分享了昆仑山矿泉水的未来环保规划:昆仑山矿泉水未来将不断加大公益投入,持续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为筑牢国家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昆仑山力量”。

  本次《报告》的发布,不仅引发了新一轮的全民水资源保护关注热,也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昆仑山矿泉水坚持围绕“全民饮水升级”、“绿色低碳”双核心发展的未来方向。只有守护好昆仑山的生态环境,才能让好水永续走入千家万户。2022 年,昆仑山矿泉水实现了包装升级,以高端矿泉水的品质降维进入主流市场,在持续践行绿色发展,助力守护好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同时,更近一步迈向“让中国人都能喝上高品质好水”的企业目标。“饮水护源,守望昆仑”是昆仑山矿泉水十年不断的坚持,更是其可以永续发展的内核。相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昆仑山模式,不仅引领中国饮用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也将为中国人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级矿泉水品牌!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