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RCEP红利持续释放——东南亚榴莲消费猛增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RCEP红利持续释放——东南亚榴莲消费猛增

来源:经济日报2023-09-25 14:08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活动日益活跃。汇丰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全球贸易趋势尤其是中国消费市场回暖影响,榴莲全球销量猛增。汇丰银行东盟经济学家阿里斯·达卡奈表示,在过去两年中,中国进口了价值约60亿美元的榴莲,占全球需求总量的91%。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RCEP区域总人口、GDP总值、货物贸易金额均占全球比重约30%。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事实上,中国榴莲消费从2017年初就开始上扬,2022年底开始新一轮加速。自RCEP生效实施以来,中国积极对接RCEP规则,不断释放政策红利,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入关手续继续简化等进一步刺激了东南亚国家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热情。

  榴莲素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誉,中国市场平均售价超过10美元/公斤,而东南亚国家的平均售价约为6美元/公斤。达卡奈认为,中国的“榴莲热潮”有望给东南亚国家带来又一个重大市场机遇。

  世界榴莲供应主要来自于东南亚。2022年,东盟十国的榴莲出口占世界榴莲出口总量的90%,而泰国更是占到东盟十国榴莲出口总量的99%。

  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激增,越南加大了对中国的榴莲出口力度。胡志明市商业咨询公司MAZARS的合伙人杰克表示,越南大量榴莲经由中越陆地边境进入中国市场,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越南榴莲的价格竞争力明显提升。有关数据显示,越南本地榴莲价格可以低至4美元/公斤,较其他东南亚国家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越南95%的榴莲出口到了中国,出口额达8.76亿美元。

  越南榴莲的价格优势使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目前泰国榴莲主要通过陆海运输线进入中国市场,期间需要至少4天时间。较长的交货时间、较高的运输成本均会传导至终端售价上,从而导致部分消费者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

  相比而言,印尼榴莲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尚不算大。印尼曾经长期为榴莲进口国,直至2018年前后本土产能才基本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

  根据2022年印尼园艺统计数据,从2018年至2022年,印尼的榴莲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印尼榴莲产量达到约171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的135万吨大涨26.64%,东爪哇、西苏门答腊、中爪哇和北苏门答腊是印尼四大主要榴莲产地。

  与产量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反,印尼国内的榴莲消耗量逐年下降。2018年,印尼国内的榴莲消耗达到56.66万吨,至2022年已经减少到15.25万吨。

  产量大涨叠加国内消费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印尼榴莲选择“出海”。2022年,印尼榴莲出口额达到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46%。有关数据显示,印尼向马来西亚出口的榴莲最多,出口额达11.427亿美元;其次是新加坡,出口额为2.886亿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荷兰,出口额达1.568亿美元。

  面对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榴莲需求的激增,印尼正计划加大榴莲种植力度。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统筹部长卢胡特表示,印尼已考虑在多个地方开展榴莲种植项目,并希望将印尼榴莲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提高到40%。“如能顺利达成该目标,许多印尼中小微企业必将从中受益。”卢胡特说。(本报驻雅加达记者 陈小方)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