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的高效能密码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探寻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的高效能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4-07-20 07:56

  高速纸包灌装系统平均每秒灌装12包牛奶;一盒牛奶从牧场到包装下线全程不超13小时;

  100名员工每年可以创造100亿元年产值……

  黄河岸边、塞上江南的这座4.0超级工厂,正凭借数智化转型的“134556”高效能密码,让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探寻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的高效能密码

  7月16日,“寻找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标杆——探访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超级智能工厂”媒体探访活动走进位于宁夏灵武市的蒙牛乳业宁夏工厂,一起揭开这座4.0工厂的神秘面纱。

  全数智化工厂里的高科技

  蒙牛宁夏工厂于2023年5月建成投产,作为当前全球单体最大液体奶工厂,首创乳业流程化系统全数智化覆盖,采用24条生产线,打造5G+立体化、效益化、高效化、智能化一体的“绿色智慧”工厂,实现了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的“全数智化”。

  走进蒙牛宁夏工厂,在二楼数智化展厅,高科技的气息迎面而来。

  面对展厅内布满密密麻麻数字的指挥大屏和神秘的数字人,蒙牛乳业宁夏工厂运营指挥平台负责人兼运营指挥官高会雷介绍说,蒙牛全数智化工厂围绕智慧采供、智慧能源、智慧生产、智慧检验、智慧物流和智慧园区等6大智慧平台,通过在线排产、在线付料、在线检测、在线运维、在线决策等“五个在线”,实现管控一体、一人多岗、系统指挥的全新的运营模式,截至目前蒙牛宁夏工厂共计实现1270项技术业务管理创新。

探寻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的高效能密码

  生产过程中的每包牛奶涵盖了100多项业务点、上千个动作要素、36个关键控制点、139项检验项目,全部数字化在线管控。

  从投产开始,宁夏工厂的生产运营便可实现一键启动,人在生产过程中仅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环实时响应系统调度,实现一人多岗生产模式转变,达到生产制造过程的高度智能化和高效化。

  比如,在蒙牛宁夏工厂的门口,一辆满载鲜奶的运输车缓缓靠近大门时,系统识别车牌号后自动打开放行。对于司机来说,在这个工厂只需要打开APP按照系统指令就可以完成从采样检测、牛奶装卸、清洗车体等一系列动作,实现有序进场。这背后正是宁夏工厂生产模式实现了系统指挥管控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应用实践。

  数智化转型的“134556”高效能密码

  在蒙牛宁夏工厂的先进生产线上,蒙牛乳业智能制造总监袁九正用一串神秘的“134556”数字概括了工厂高效能的生产秘诀。这串数字背后,是蒙牛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

  袁九正介绍说,“1”代表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整体定位;“5、6、3”是触达高效转型的数智化依托,即“五个在线”和“六个平台”,彻底打通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商的全设备链以及企业资源计划到生产线的全系统链等“三个全链条”;另一个“5”则是实现价值链条、增长动能、组织能力、企业治理和商业模式“五大转型”;“4”则是指坪效、人效、品效、能效“四效合一”的评测指标。

  经过一年的运行,在这四大指标上均表现优异。与传统工厂相比,宁夏工厂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37%,包装效率提升了67%,坪效更是提升了2.06倍。在人效方面,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20倍,实现了百人百亿的突破。在能效上,智慧能源系统通过优化设备数量、减少异常损耗,实现了能源消耗整体降低43%。

探寻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的高效能密码

  例如,在传统工厂中,指挥调度运奶车进场、卸奶和洗车需要20多个工作人员,而在蒙牛乳业宁夏工厂,这些工作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作业。传统工厂人工卸一车辅料需要两三个小时,而在这里,通过智慧采供系统可以实现原辅料一键入库,全程只需2分钟。

  在产品高质量方面,蒙牛宁夏工厂通过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产线设备集中控制,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生产流程闭环管控,满足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质量一键追溯效率从2小时缩短到2分钟,确保每一滴牛奶都符合产品品质。经过一年多运行,在品效上,工厂通过关键质量点实时在线检测等技术,不仅实现了转型效率提升15%,还能保证每一包牛奶品质上乘、标准统一。

  寻找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标杆,标杆在哪里?蒙牛宁夏工厂以其一年多来的全数智化结晶成果回答了探访团的问题。

  “蒙牛一直致力于数智化实践与创新。全面拥抱数智化不仅提升了蒙牛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未来,蒙牛将继续深化数智化转型,探索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为乳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