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历史名城再添新茶香 小罐茶深化“敢保真”布局
首页> 食品频道> 产业 > 正文

历史名城再添新茶香 小罐茶深化“敢保真”布局

来源:光明网2024-08-16 15:41

  8月16日,文学底蕴浓郁、历史文化悠久的临沂,再添茶韵的瑰丽新篇——小罐茶携20家店入驻。这是继石家庄小罐茶馆成功落地后的又一重大布局,标志着小罐茶“敢保真”战略迈向更深层次。

  通过“敢保真”门店的落地,小罐茶希望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让每一位走进小罐茶的顾客,都能感受到我们对茶叶纯正品质的坚守和对推动茶行业透明化、信任化的承诺,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中国茶的独特魅力。

  文盛之地添茶韵,深化临沂“敢保真”布局

  临沂最早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92年,曾被称为琅琊、沂州等,自古被视为“齐鲁之咽喉、徐淮之锁钥”,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文化名城。众多历史名人故居、文化遗迹均坐落于此,文风浓厚。此外,临沂更是“南茶北引”的重要试验区和主产区。据临沂市政府近年公告显示,临沂全市茶园面积3.2万亩,干毛茶产量2285吨,有“沂蒙绿茶”、“莒南绿茶”、“沂水绿茶”等3个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化及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地域茶文化非常浓郁。

  在临沂这片拥有千年历史沉淀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上,馥郁的茶香早已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今,小罐茶20家店选择在此扎根,不仅是对临沂深厚文化底蕴的致敬,更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一次现代诠释。这些门店集中在临沂市中心,这里不仅是文化的核心,更是历史的见证,拥有王羲之故居、孔庙等丰富的历史遗迹。随着小罐茶在临沂的深耕,“敢保真”门店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为这座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韵味,让每一位茶客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临沂深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

  古朴与现代融合,打造多元品茗空间

  小罐茶临沂门店的布局,不仅注重地理位置的选择,更在服务与品质上下足了功夫。站在门店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古铁锈板色调的牌匾,瞬间给人带入了一种历史的古朴之中。走进门店,古色古香与现代新中式相融合,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高端而不奢华的布局,规矩而不失灵动的风格,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店内产品陈列高低错落,既有国民生活茶“小罐茶园”系列,也有高端中国茶品牌“小罐茶”系列,更有专业年份茶品牌“年迹”系列,还能惊喜看到中秋新品“朤”礼盒,多个系列数十种产品为新老茶客带去多元选择。

  茶、器、饮、礼是小罐茶线下店的核心要素,集中开业的“敢保真”门店不仅茶品丰富,还展有满足茶客随时随地喝茶的焖焖杯、悠闲品茗的茶具套组等,有些还设有专属品茗区。

  如小罐茶临沂市兰山区涑河北街店,以双层设计,打造了近600平的雅致空间,精心划分产品展示、品茗体验、休闲棋牌、专属茶室等多个功能区,其中仅茶室就设置了7个,多种设计组合,既能满足3-5人的朋友小聚,也能提供5-8人的商业会谈空间,还能匹配7-10人的茶话会活动等。此外,因为双层临街设计,一楼后方还附带精致小院,秋高气爽,闲坐檐下,静看云卷云舒,给人带来别样的品茗体验;而不同于一楼,坐在二楼临街茶室,当夜幕降临,映入眼帘的是灯光璀璨与车水马龙交织的城市夜景,宁静中又融入繁华,为临沂市民打造新式茶饮生活。

  匠心布局公证产品,加速茶行业信用生态建设

  小罐茶临沂20家新店的盛大开业,不仅是品牌“敢保真”战略的延伸,更是对消费者承诺的坚定履行。只要消费者的手机打开了NFC功能,贴近公证处贴在小罐茶外包装的公证标签,就能进入公证机构的“公证云核验”小程序。不仅如此,公证标签上还设计了二维码,通过微信扫码,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验证公证信息的真伪,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这一创新的验证方式,让现场顾客在体验便捷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小罐茶对品质的坚持和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表示,真正的好茶,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在过去的十二年里,小罐茶致力于做“一杯标准的好茶“。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小罐茶会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茶产业的透明化与诚信化建设中,做“一杯信任的茶”,助力行业重构消费信任。

  此次在临沂落地20家“敢保真”门店,是小罐茶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诠释,不仅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安心、放心的购茶体验,也为临沂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在繁忙都市中享受宁静、品味生活的理想去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罐茶感受到来自慢生活的疗愈。

  长期以来,小罐茶坚持践行“以科技提升茶产业、以文化引领茶消费、以责任推动茶发展”的“三茶理念”,将传统制茶经验与现代科学制茶技术有机结合,并打造了“8+1”的工厂协同布局,助力整个茶行业的工业化水平和精细程度提升。而“敢保真”战略的深入推进必将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茶产品,加速茶行业信用的生态构建。

  临沂门店的集中落地,仅仅是小罐茶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小罐茶已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打造了近1600家门店,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进入2024年上半年,小罐茶更是势如破竹,新签约的门店数量突破400家。未来,随着小罐茶“敢保真”战略的深化,也将推动整个茶行业向着更加公正、更加信任的方向发展,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更多力量。(诗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文化联欢演出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