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锦记携手福布斯中国正式揭晓 “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李锦记携手福布斯中国正式揭晓 “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

来源:新华网2024-12-04 13:56

  2024年,“中国味”正以空前的速度在高质量发展、国际化拓展以及文化自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崛起浪潮中,厨师群体和餐饮企业等中餐从业者如何顺势而为,将承载着百年历史底蕴的“中国味”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成为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自今年起,作为全球百年中国味传承者和发扬者的李锦记启动了“了不起的中国味”全球弘扬计划,该项目以“名菜、名厨、名店”为核心,旨在助力中国餐饮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化飞跃。与此同时,全球知名媒体福布斯中国也在推出“2024福布斯中国·福厨30评选”,力求为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中国餐饮行业发展注入动力。中国名厨是推动中国餐饮文化和生活方式进化的核心群体,李锦记与福布斯中国不谋而合地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名厨,希望通过对名厨们的持续关注,提高中国名厨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餐饮行业提供新动能,为中餐在全球的发展再添新骄傲。

  由此,李锦记携手福布斯中国,在“2024 福布斯中国·福厨30评选”盛典上共同揭晓了“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该奖项旨在向在传统文化和烹饪技艺领域潜心专注,不断创新的杰出主厨致敬。他们用当下的价值和理念去演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深入了解传统的起源之上,在时代的巨变之中抓紧脉络,与之同行。并不断为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而努力,让了不起的中国味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

  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李锦记对中餐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坚定承诺,也体现了福布斯中国对李锦记持续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正如李锦记市场副总裁曹晓敏先生在颁奖典礼上提到,作为拥有136年历史的全球化品牌,李锦记自1888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中华美食推向全球。其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服务超过10亿消费者。李锦记很荣幸这次能与福布斯中国携手,共同搭建这样一个展示中国美食文化、交流厨艺心得的宝贵平台。通过设立“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李锦记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厨师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国味道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

  此次荣膺“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的厨艺大师们,在各个赛道领域坚守并弘扬着他们对味道的执着:他们有的醉心于钻研特定食材,譬如蚝文化推广第一人蚝爷陈汉宗和北京烤鸭守艺人袁超英,也有的持续深耕本菜系,坚守数百年传统味道,譬如中国御膳大师赵新林和成都家常味大师温星;再比如不断探索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云南菜“烹饪艺术家”刘新,专注于川菜味型研究、创新与开发的“菜痴”彭建伟;致力于将传统赣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吴贤明,以及精通传统川菜与新派融合川菜的烹饪大师赵志新等。

  这些大师不仅以精湛的厨艺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更以其背后的不同菜系为载体,承载并弘扬了各具特色的地区餐饮文化,成为中国味传承与创新的使者。他们通过各自的厨艺,将各个菜系的独特风味以及相关地域的深厚文化底蕴,巧妙地融合在每一道菜肴之中,让品尝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味蕾的享受,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奖项评委之一、中国烹饪协会特邀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文旅特色美食委员会主席、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卢永良表示:“中国味的传承,是技艺与文化的双重传递。李锦记与福布斯中国共同设立的‘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不仅是对厨师们技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传承与创新中国美食文化的鼓励。它激励着厨师群体不断探索如何将中国味以更加现代、国际化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让全球都能感受到中国美食的独特魅力。”

  “福厨·中国味弘扬传承奖”的成功揭晓,标志着李锦记与福布斯中国的合作翻开了中国美食文化传播的新篇章。这不仅是对优秀厨师的崇高赞誉,更是对中餐文化全球化的一次有力推动。这次李锦记与福布斯中国共同对于名厨的关注只是“了不起的中国味”“名厨”弘扬计划的一个开始,未来李锦记将通过与各位获奖的厨艺大师的深度合作来进一步激励和影响更多在厨艺道路上默默耕耘的厨师们,希望通过大师们的成长故事来激励和启发更多餐饮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厨师行业,为中国餐饮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此外,李锦记更将与各位大师合作,传承和发展各个菜系的中国味招牌菜,加强“了不起的中国味”的世界影响力。

  李锦记对于名厨的弘扬和推动仅是李锦记“了不起的中国味”全球弘扬计划中的一部分,该项计划通过“名菜、名厨、名店”三大核心版块,致力于提升名厨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名店的中国味传播力,加强中国菜的多渠道发展力,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推动中国餐饮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该弘扬计划将着眼于依靠李锦记丰富的产品线和对于全球中餐消费者趋势的洞察,为中餐菜式进行创新赋能,为餐企提供定制化服务,为餐饮品牌增强营销赋能,为企业寻找蓝海协助出海赋能等一系列多维度定制化解决方案。(李云)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