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3-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16载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在北京召开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大会以“科技赋能 引领食安健康新变革”为主题,立足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以服务政府决策和回应社会、行业关切为导向,重点聚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新资源挖掘、标准法规突破、跨学科交叉融合等,为全球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除10个大会主旨发言外,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8场专题会议,以及包括企业家高峰对话、超加工食品(UPF)圆桌论坛、全球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热点发布、标准法规培训班等系列活动。来自国内外食品等多个领域的逾百位专家进行报告和交流,以期从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管理变革等多个维度,共同探索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时代课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单杨,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主席塞缪尔·戈德弗洛伊(Samuel Godefroy)教授、前任主席阿曼·韦拉卡尔塔库苏马赫(Aman Wirakartakusumah)教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食品安全与食品系统司司长阿里·巴达尔内(Ali Badarneh),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资深顾问帕特里克·沃 (Patrick Wall)等中外专家出席大会。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抽检司等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秘书长朱迪·密斯(Judith Meech)共同主持大会。
开幕式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发布“聚焦生物制造 拥抱人工智能——全球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热点”。该热点清晰指出生物制造和人工智能在食品产业未来发展中的关键应用领域,加速二者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将为解决食品产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贡献科技力量。
会议期间,邀请相关部委、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围绕行业高度关注的食品配料“多重身份”管理等法规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围绕新质蛋白资源挖掘与应用、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食药物质拓展食品健康效益、临床营养与食品科学的精准融合、标准法规突破与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新功能配料的开发应用、基于科学证据等级的新污染物与新评估方法、真实性检测技术等内容召开了分专题讨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新质蛋白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会也同期召开。(吴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