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首页> 食品频道> 行业资讯 > 正文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来源:光明网2024-06-26 13:30

  6月25日,小罐茶十二周年发布会顺利举办。发布会上,小罐茶宣布“敢保真”战略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此外,新茶饮头部品牌霸王茶姬成为小罐茶专利开源的首位授予伙伴,双方将共探中式茶饮的创新融合。

  站在新起点上,小罐茶通过透明化的革新举措,着力打破茶行业在信任、技术层面的重重壁垒,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发布会现场

  “敢保真”战略:打破原料壁垒全流程接受公证监督

  长期以来,茶叶市场鱼龙混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乱象丛生,对消费者选购造成极大困扰。为了让消费者简单选好茶,放心买好茶,发布会上,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宣布启动“敢保真”战略。

  据介绍,小罐茶“敢保真”战略由“1363”体系组成,具体包括:一大宣言、三大保真、六大保障以及三大郑重承诺。一大宣言,即每一泡好茶都由公证处公证;三大保真,即年份保真、山头保真、安全保真;六大保障,即产地保障、原料保障、工艺保障、品级保障、年份保障、品控保障。此外,小罐茶还公布了免费试喝、7天免费退货、假一赔十的三大郑重承诺。

  现场,小罐茶还与福建省厦门市云尚公证处、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公证服务签约,成为行业第一个所有茶叶产品接受公证机构监督公证的茶品牌。从原料取得、生产加工、质量抽样检测、包装出品等环节及产区、年份、食品安全抽样检测三个维度,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确保茶叶生产全过程所发生的行为与事实的真实性。同时,由公证机构在每一盒经公证的茶叶产品上加贴公证封签,让“真”看得见摸得着。

  福建省厦门市云尚公证处执行主任叶科展在发布会上表示,茶叶公证是公证领域的全新尝试,公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通过“全流程+区块链”新的公证服务模式,对茶叶生产全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事实的真实性进行公证。

  “通过公证的介入,把茶叶生产的过程信息通过公证的方式形成一个信息的闭环,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外包装盒中一键扫码查看公证监督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在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架起一个信任的桥梁。”叶科展说。

  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艳表示,法信公司将发挥其技术优势,用好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手段帮助公证机构对公证全过程所形成的证据进行云端固定,真正做到全程留痕、防篡改、可追溯、可检验的效果,从而有效助力公证处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项目公证事项,将茶叶原料产地、年份、检测信息真实地传递给消费者。

  “专利开源”:消除技术壁垒 百余项专利面向行业开放

  在高新技术领域,开放共享正成为行业共识。为帮助行业伙伴降低研发成本,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小罐茶宣布推出“专利开源”计划,将135项制茶工艺专利开放给全球伙伴,切实打破茶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差。这些专利技术每一项都是小罐茶多年科研探索和创新的结晶,它们涵盖了从茶叶初制、精制、包装到仓储物流的全流程,每一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品质的卓越。其中,涉及充氮保鲜、茶叶生产和提纯灭菌等方面的相关核心技术至关重要。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小罐茶超级工厂技术亮点-AI挑茶机器人

  经过十二年探索与发展,小罐茶创新开拓“科学做茶”路径,对产业链进行了数字化布局。以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依托,以“倒做逻辑”为指导,实行“全产业链+大研发”战略,从下游消费端回溯至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为茶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目前,小罐茶全产业链布局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下游消费端,小罐茶集团横向布局高端中国茶品牌“小罐茶”、专业年份茶品牌“年迹”、国民生活茶“小罐茶园”,满足不同人群的饮茶需求;在产业链中游,小罐茶实现了“8+1”的工厂协同布局,即凤庆、安溪、武夷山、勐海、福鼎等8家初制工厂与1家超级工厂,以初制工厂强化对产品初加工的品质掌控,以超级工厂提高茶叶在精加工过程中的工业化水平和精细程度;在产业链上游,建立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休宁生态茶园及凤庆滇红基地,从而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布局。

  杜国楹表示,技术创新是茶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驱动,小罐茶将12年的技术积累全部开放,希望帮助我们的行业伙伴少走一些弯路,不用“重复造轮子”,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沿的技术创新中去,一起打造更加开放共赢的行业生态。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

  联袂合作:跨越赛道壁垒共探高品质中国茶

  随着我国茶产业高速发展,消费者对原叶茶及茶饮消费的热情持续上升,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品质、口感的需求日渐多元化,亟需各细分赛道的品牌之间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优势互补,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密切合作。

  本次发布会上,新茶饮头部品牌霸王茶姬成为小罐茶专利开源的首位授予伙伴。作为原叶茶和新茶饮两大细分领域的先行者,双方将分别发挥各自在茶叶原料、茶饮消费洞察上的优势,共同探索打造高品质中国好茶的更多可能。此次合作也是茶品牌之间跨越赛道壁垒的首次开源合作,为茶行业的开放合作树立了典范。

  “小罐茶的‘专利开源’计划,是茶行业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也是行业内部深度链接的新抓手。”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高度赞扬了小罐茶的格局和担当。他表示,中国茶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就是全行业的崛起。中国茶要在一起,走出去,全球化,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过去十二年,小罐茶在推动中国茶的工业化、标准化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十二年仅仅是个节点,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下一个十二年,小罐茶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茶叶的透明化、诚信化。当然这不止需要小罐茶的努力,更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发力!我真心希望,十二年后,中国茶行业充满乱象的现状,成为过去时。”杜国楹说。(永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4-10-29 09:30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2024-10-29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0-29 03:40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24-10-28 09:21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2024-10-28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2024-10-28 03:30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2024-10-28 09:23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2024-10-28 09:20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加载更多